共 字
共 字

       企业里有一种现象,如果一个人的管理职务很难再晋升(毕竟组织是金字塔结构,越往上管理职位越少),这个人的最好状态就是上级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不少人已经开始混日子,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位子(待遇)就行了,这样的人相当于在思想上提前退休了!尤其在国有企业或者稳定的组织里,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。《人民的名义》里的孙连成就是这些人的代表,他从开始的懒政,到后来的怠政,最后达康书记忍无可忍,把他打发到少年宫遥望星空去了。

       无论是个人,还是企业,都要面对这个问题。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个人发展提供一个可遵循的路径,同时,也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提供一套解决方案。在任何组织里,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职位晋升有天花板,但其价值创造永无止境。在其职业生涯中,会依次扮演四个阶段性角色:骨干、管理者、领导者和教练。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会经历四次转型:从普通员工到骨干员工,从骨干员工到管理者,从管理者到领导者,从领导者到教练。如下图。



     第一次转型:从普通到骨干

     成为骨干员工

  “学而优则仕”,是古代读书人的出路。在组织里,工作态度好、能力出色的员工就会被重视,他们是组织和上级所倚重的对象,会被安排到关键岗位上。精湛的专业技能、良好的人际技能和高效的执行能力,是培育骨干员工的三个要素。

第一次转型的注意事项

       要完成第一次转型,实现从普通员工到骨干员工的蜕变,职场人士必须做到三个方面:规范、负责、合作。规范是指对标准、流程、制度的认同并自觉遵守;负责是指遇到问题时,能采取行动,取得良好效果,并且能举一反三,采取预防措施;合作是指熟悉对方的工作并能主动提供支持。
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第二次转型:从骨干到管理者

      成为管理者

       从骨干员工成为管理者,要意识到自身角色、能力要求的变化。首先要扮演好部门首脑、人力资源经理、教练、职业导师、救火队员、保姆和牧师等七个角色,第二次转型的角色重点在于部门首脑、人力资源经理和救火队员;其次,以管理沟通为基础,要掌握团队管理、绩效管理和问题解决等三项最关键的能力。团队管理侧重对人的管理,绩效管理着重对事的管理,问题解决是指应对突发事件。

      第二次转型的注意事项

       在职业经理人的四次转型中,第二次转型是最困难的。从骨干走向管理,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我们的立场和心态发生了变化——从被管理者转变成管理者;从以前只代表自己,转变成代表劳资双方,承上启下。管理者要把握关键,洞察规律;管理者要梳理执行路径,形成系统方法。


       第三次转型:从管理者到领导者

       成为领导者

       管理者往往以底线(制度、标准)来做事,而领导者常常靠上线(愿景、目标)来牵引。管理者和领导者是职业经理人的两个重要身份。这就意味着,第三次转型不一定是硬转型,也就是说职位不一定发生变化。对职业经理人来说,更重要的,变的是境界。从管理者成为领导者,首先是角色(探路者,组合者,授能者、榜样)的变化,其次是能力(创新和变革)的变化。创新往往要通过变革来实现。在变革过程中,“创新”贯穿了整个变革过程的始终。

      第三次转型的注意事项

       管理者的根本任务是秩序和平衡,领导者的根本任务是创新和变革。管理能力是领导能力的基础。管理者往往通过过程施加影响,而领导者主要靠角色的力量推动别人。领导者善于和下级在目标上结盟,分享愿景。领导者通过发起变革,使团队朝更高的目标发展。


      第四次转型:从领导者到教练

      成为教练

       通用电气前CEO杰克·韦尔奇曾经说过,最伟大的领导人,一流的,是教练!从领导者到教练,职业经理人会把越来越多的普通员工培养成骨干员工,把骨干员工培养成管理者,推动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。职业经理人要在教练角色(镜子、指南针、催化剂、辅导者)、教练技能(聆听、区分、发问、回应)、教练流程(目标设定、现状检查、方案选择、鼓励行动)三个方面作出改变。职业经理人要努力使教练技能成为本能。

      第四次转型的注意事项

       领导者要想成为教练,必须要深刻理解教练思维:以终为始。教练能够帮助被教练者找到思维的盲点,还原事实真相,并且能说服对方接受。在此基础上,运用教练技能,遵循教练流程,达到教练对方的目的。教练从来不是提供答案的人,教练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被教练者做加法催化能量、做减法排除干扰。


       四次转型的启示

       角色变化,价值依次增强

       在骨干员工阶段,突出的是专业才干。晋升为管理者之后,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——价值体现不仅仅是其专业才干,而是通过借力和合力实现团队目标。领导者靠愿景牵引团队,提高了团队的行为标准和绩效标准。在领导者的感召下,团队成员的工作境界得到了大幅提升,他们能自动调适自己的工作行为。领导者成为教练之后,其价值体现在结果导向的教练实践上:带领团队创造更佳业绩,同时,还主动为企业育人。

       职业经理人应该认识到,虽然职位不再晋升,随着角色的转变—从管理者到领导者、从领导者到教练,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,因此,其职业生涯更加丰富多彩。

       四次转型,是企业人才发展的风向标

       每一次转型,职业经理人的角色、思维和能力构成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。四次转型不但为员工指明了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,也为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了指引,更为企业树立了人才发展的风向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转载自:南开大熊 365学习)  


添加封面

预览:


结果: